Sunday, June 15, 2014

工作與生活:To be or not to be?!



近年很多公司客戶找我舉辦一些正向心理學的課程。不論是基層員工到高級管理階層, 我發現普遍有三大類學員:超 buy-in (我稱他們為「粉絲」)、抽離不 buy-in (你講甚麼都 hit 唔中他們)、以及正常的 (主要是來學些有用的東西或事先不知會學甚麼)



剛剛完成了一家國際品牌做培訓!在培訓期間,我問他們「認為一個不開心的員工有什麼特徵?」學員分享認為,若果同事每天上班也有一大堆不開心的事件發生,又不停跟別人訴說自己工作有多苦,卻又日復日的繼續在同一公司工作,完全並沒有離開的意圖(或能力)。


假若一份工或一個環境真的這樣難受,相信一個正常人怎樣也會找辦法去改善情況或盡快離開。但那些不開心員工通常只會說他們已經盡了力,也認為別人不明白他們。我在課堂和諮詢工作裡經常遇到的那些「受害者」,他們經常認為自己懷才不遇,身邊很多人都「睇不到」自己;沒有人幫他們。你應該聽不少身邊的人,一邊廂他們好想轉工卻又走極都走不到,不斷的跟自己玩「搣花瓣」遊戲;另一邊廂又有一班人他們不停轉工,卻又慨嘆每一份工都是「天下烏鴉一樣黑」。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要是我們不斷將焦點集中在自己不想要的事情上,我們就會吸引更多自己不想要的事情走到我們的頭上。雖說這個「吸引力法則」不是新事,但知道和實踐是兩回事。要實踐的話,我們就要活得「化啲」:  Mutualise (增強事件的相互性而不是只指責對方的不是) Neutralise (中和及減低事件對自己的嚴重性) 。要知道,我們從來都有選擇如何去想一件事!所以我成日都提醒自己 “Give yourself back to yourself” 這句話的重要性。


 

轉載自《CThr.hk 中環教室, 12 June 201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