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復活節長假期之後,香港經歷幾件令人既驚且喜的事,除了側聞身邊一位朋友一週內因買賣股票而賺取了一部全新「波子」價錢的回報、有男子假冒醫生在醫院看症、還有就是 90 後女生
Whatsapp 辭職要求補薪等等的報導,真是一日唔死都有新聞。
就 90 後女生
Whatsapp 辭職事件,最近在中環一間甲級商廈裡的咖啡店正在跟一位當 HR高層的客戶會面時,我不小心聽到隔鄰有兩位年輕人正在互吐苦水, 「…吓,做會計?好多OT唧!做醫生?要讀成世書㗎喎!做 i-bank?份工好無保障嘅!咁做咩?都未知㗎,邊做邊揾囉!」當時我在想,他們所說「邊做邊揾」的意思究竟是「邊做邊揾」一份工、「邊做邊揾」他們的終極事業、還是「邊做邊揾」他們迷失了的「自己」?當我想着想着之際,他們走後,我的客戶跟我說,她在工作裡也有不少年輕員工也像他們一樣,他們未必有明確目標想要些什麼,但卻有很多不想要的東西。所以他們公司要不斷招募新員工,因為他們流失量一直處於高位
(哈哈,當然我即時建議她考慮找我們去幫他們公司設計一些如何留住和推動員工的課程吧!)。
可能因為自己教授NLP多年的緣故,我總覺得事情不會是那麼壞,總會有多角度能多面睇也總有方法去處理它的。我本人認為在新聞所報導出來的又或者我們所遇到的「騎呢」個案只是整體中的個別例子
(exception) 而非規範性 (norm) 的情況。舉個例子,最近我再次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一年一度所舉辦的傑出銷售員獎作評判,比賽面試那天我親眼目睹的就是一班充滿活力、有心想做好一件事、能盡力去表現自己所長的年輕新世代。
所以,不論你是否如我一樣是一個「希望給予者」(Hope
Giver) 也好,當職場裡有不少管理階層正擔心年輕一代能否成功接棒成為我們社會的棟樑,或慨嘆他們不願意涯苦的同時,對於一班大多還未「揾到」自己、還在習慣遵守由年長一輩所訂下的職場遊戲規則的一群職場
i-世代能給予多一點包容、多一些時間、多一些教導?
轉載自《CThr.hk
中環教室, 23
April 2015》
|